- 養豬經驗:豬場免疫有學問
- 發布時間: 2017-03-27 點擊次數:772
-
1、病毒性疫病的免疫
1.1豬瘟
豬場按要求建好后需做好引進祖代種豬或育肥仔豬的準備,引進的祖代種豬體質量約30 ~ 40 kg,育肥仔豬轉群時體質量一般為15 ~ 20 kg。雖然近幾年CSF 很少發生,但不能從思想上掉以輕心,CSF 一旦發病,養豬人都領教過其厲害。CSF 免疫能保護下一代,通過抗體檢測,仔豬1 ~ 2 月齡保護性最好,抗體滴度最高,3 ~ 4 月齡逐漸下降,理論上免疫保護期為18 個月,實踐中保護12 個月切實可行。所以仔豬留種和公豬去勢育肥豬在3 ~ 4月齡應再做一次CSF,直至轉入種豬群或育肥出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種豬注射疫苗較多,之間有相互影響,在CSF 春秋兩防有效保護豬群、使豬群免疫力增強的同時,母豬生產能力也逐步下降,這就是免疫排斥現象,機體不能識別“自我”、“非我”,一律排斥,受精率下降,生產能力下降,種豬利用年限縮短。筆者所在豬場的做法是:每年要做1 次、也只做1 次CSF 免疫,當然建立在抗體監測的基礎上,種母豬利用年限在4 年以內。
1.2偽狂犬
如果外界疫情穩定,祖代種豬引進10 ~ 15 d 后進行第1 次偽狂犬病(PR)的免疫。每種疫苗注射的間隔時間以7 ~ 14 d 為好。PR 的直接危害就是造成種豬流產、死胎,小豬死亡率高,父母代免疫力對下一代保護力不強,在流行疫病區,仔豬產下后3 d 內就要通過滴鼻免疫,斷奶后再次進行PR 免疫。新引進種豬PR 免疫,前2 年每年春秋各1 次,以后每年1 次,春秋擇其一,直至淘汰。不是PR 流行區域,仔豬在2 月齡時則可進行PR 免疫,然后順利轉入種群或育肥出售。
1.3藍耳病
2005 年以來,一場大規模的疫病席卷全球,最后定性為豬繁殖障礙與呼吸綜合征(PRRS)也稱“藍耳病”,該病甚至影響到全球經濟發展。PRRS 免疫一般在PR 免疫后10 ~ 15 d 進行,此時種豬體質量達到60 kg 以上,育肥豬約50 kg,該群種豬在引種之前免疫過的,引種后免疫時可用1 頭份,若沒注射過PRRS 苗,就應該注射2 頭份,新建豬場權且當做“無病區”。PRRS 的免疫比較復雜,分為無病區、隱性感染區(可疑區)、感染區,感染區又分為感染穩定區(未發病)和感染活躍區(常發病)在豬的月齡、類型上也有所不同,而且,PRRS 疫苗保護期較短,通過檢測,半年以內,有的甚至不到4 個月。筆者所在豬場的做法是:無病區無論豬大、小、何種類型,一律注射滅活苗;可疑區域仔豬抵抗力弱,注射滅活苗;成年豬抵抗力強,注射弱毒苗;感染區未發病的,成年豬注射滅活苗,仔豬注射弱毒苗;育肥豬轉群后1 ~ 2 個月再做1 次滅活苗。這樣做的理由是,由于弱毒苗易造成盲目接種,未感染的往往易造成急性感染的潛在危險,已感染的注射滅活苗,不至于導致接種后“雪上加霜”;感染活躍區已發病的不予接種免疫,待病情好轉后,當做穩定區域處理,平時定期做好疫情監測,了解外界“行情”,做到“敵動我知”。以上做法包含“病臨城下”時的緊急接種免疫,接種過后的注射器要消毒,損壞拋棄的針頭、廢棄物、疫苗瓶尤其是弱毒苗瓶要妥善埋藏深處,最好也經過高溫消毒后處理。
1.4傳染性胃腸炎和流行性腹瀉的免疫
對于傳染性胃腸炎(TGE)和流行性腹瀉(PED),雖是傳染性疫病,但要求有明顯的發病誘因,特別是寒冷、飼料變換、各種應激因素,芒種季節過后就少發,立冬后才開始發病。平時種豬注射K88、K99 系列疫苗就有較好的效果,外界有疫情時,仔豬、架子豬針對性注射TGE、PED 疫苗即可。前幾年外面出現較大范圍的腹瀉病,筆者所在豬場風平浪靜。成年豬PED 不治而愈,TGE、PED 對于仔豬死亡率較高,應引起重視。
1.5口蹄疫
口蹄疫(FMD) 具有全球性影響的惡性、烈性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季節,此病預防是關鍵,每年立冬過后5~ 7 d,就要普遍進行1 次免疫,仔豬轉群后還要在新場進行1 次免疫,直到第2 年立夏,氣溫變暖方才罷休。由于FMD血清型多,亞型更多,毒株變異復雜,所以對血清型要求甚高,因此多年來免疫效果不佳。有人報道過,FMD 接種后抗體檢查不出來(怪事),病愈豬也無終身免疫力(與其他疫病不同)。從之前的A型、O 型(豬用),到最近幾年的雙價、三價苗的臨床應用,效果仍然不盡人意。
2、喘氣病
喘氣病由肺炎支原體引起,屬于慢性呼吸道傳染病,祖代種豬產仔(即父母代)后,乳豬要進行喘氣病疫苗注射;祖代種豬引進后,如果是來源于喘氣病豬場,還要進行肺葉內注射喘氣病疫苗,由專業人員操作。父母代的免疫與新引進的祖代相同,只不過對其免疫歷史更為了解,操作簡單。喘氣病要制定逐年凈化的方案。
3、細菌性疾病
關于細菌性疾病的菌苗,主要有鏈球菌(SS)、豬丹毒(ERY)、肺炎系列桿菌病(肺疫)、副豬嗜血桿菌等,特別是“滅跡”幾十年的ERY 又死灰復燃,但只是零星散發,以臨近地域細菌毒株制作的菌苗效果較好(筆者所在豬場用江西的、南京的),且價格便宜,育肥豬免疫1 次,種豬每年做1次比較安全;SS 曾經大流行,人畜共患,流行期內,育肥豬不論大小,普遍注射;種豬依抗體檢測情況而定,缺乏保護力即做;肺疫、副豬嗜血桿菌病也有菌苗可參照執行(我們不做)。菌苗注射后,7 ~ 10 d 內飼料中禁添加抗生素類藥物。好在細菌性疾病對抗菌素敏感,除了抗菌素,還真束手無策,只是治療成本較大,影響經濟效益。尤其是當今提倡“無抗肉品”,抗菌素殘留期長,菌苗注射預防相關疾病,將是大勢所趨,并將超過病毒病預防之重要。如何解決餐桌無抗肉品與豬場抗菌素使用之間的矛盾,將是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長期所面臨的新的、復雜的課題。
4、其他疾病
豬細小病毒病(PPV)、乙型腦炎(JE)、萎縮性鼻炎(AR)、圓環病毒病II 型(PCV-2)等疫病,種豬在適當時候進行免疫,每年免疫1 次,仔豬、育肥豬不必免疫。PCV-2 引起仔豬斷奶衰竭綜合征(PMWS)、豬皮炎腎炎綜合征(PNDS)及皮膚病等,非緊急時刻仔豬、育肥豬不做,平時加強消毒,消毒液噴灑豬體有良效。
- 上一篇:玉米喂豬七“注意”
下一篇:豬對蛋白質與氨基酸的需求 - 返回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