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育舍死淘率高多和藍耳病有關
- 發布時間: 2017-06-08 點擊次數:732
-
豬場多見保育仔豬出現毛松,關節腫,眼周分泌物多以及繺-稀等癥狀,多是因為條件性致病菌如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等細菌和支原體屬的感染導致。當豬群的抵抗力差時其感染發病率往往就會上升。仔豬來源于母豬,當母豬群受藍耳病、圓環病毒、偽狂犬、霉菌毒素等諸多免疫抑制性因素影響時,就容易表現出保育舍的不穩定,甚至哺乳后期就出現感染的亞臨床癥狀。這些仔豬往往處理了一批又來一批,或者某些季節多發,如冷熱應激,霉菌毒素多發季節等。免疫抑制因素就像冰山在海平面下的部分,繼發感染則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圖1)。
上述幾種免疫抑制因素中又以藍耳病導致的免疫抑制和繼發感染的危害****。藍耳病病毒在巨噬細胞中復制,破壞巨噬細胞從而減少巨噬細胞數量,降低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和氧化能力,為繼發感染創造條件。藍耳病病毒,在母豬的整個妊娠期都可發生垂直傳播,尤以妊娠后半期為主。發生垂直傳播的胎豬在妊娠階段就已經接觸病毒,出生時可能已經呈病毒血癥陽性;或母豬哺乳期處于病毒血癥向外排毒傳染仔豬,導致仔豬帶毒。先天感染/垂直傳播的仔豬可持續排毒112天或更長時間,對多種病原體更易感,往往是群體中的傳染源。將這些仔豬和健康(病毒血癥陰性或母源抗體高)的仔豬混養,當健康仔豬母源抗體下降或處于免疫空白期時往往被傳染,繼發其他病原體的感染,表現在保育舍中后期與疾病有個約會。
所以說保育舍的死淘率高往往是藍耳病不穩定的一種表現。農場需警惕藍耳病、圓環病毒等免疫抑制性因素,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捉襟見肘。只有從源頭控制藍耳病農場才會穩定。
防治要點如下:
第一,在母豬懷孕料、哺乳料中添加益生菌,促進母豬胃腸道健康,提高胃腸道黏膜的黏膜免疫應答能力。黏膜免疫是保護胃腸道、保持母豬健康的重要工具,黏膜免疫產生的SIgA是控制慢性PED的重要武器。并且益生菌使母豬保持健康,促使母豬子宮、乳房分泌更多的性激素,進而保持母豬的乳房飽滿健康。
第二,在母豬料中添加愛樂新(懷孕期每月10天,哺乳期全程添加),穩定母豬群的藍耳病,縮短病毒血癥,降低藍耳病毒發生垂直傳播的概率。母豬群藍耳病穩定,母豬懷孕期保持健康,才能在產后分泌更多的母乳,降低產后MMA發生的概率。
第三,通過以下方式做好初乳的管理,使仔豬從初乳中獲得足夠多的母源抗體,使母源抗體對仔豬的保護持續到保育中期。
方式一,縮短產程。產到5頭左右仔豬時將母豬趕起來活動,并且進行耳靜脈滴注補液(1000ml生理鹽水中添加50ml~60ml硼葡萄糖酸鈣+15ml拜耳的科特壯+7ml的維生素B復合物,為防止母豬產后MMA的發生,還可以添加惠可寧)。將產程縮短,使所有的仔豬在3h~4h內產出,使后產出的仔豬及時吃到初乳,可以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減少產房的損失。
方式二,人工采集初乳。在母豬產出4頭~5頭仔豬的時候,就開始人工采集初乳。
方式三,仔豬出生后6h開始更新小腸黏膜上皮細胞,新的上皮細胞沒有FC受體,無法結合母源抗體,因此仔豬出生后6h內,要額外人工灌服3次~4次初乳,使所有的仔豬都能夠采食足夠多的初乳,體內母源抗體水平相同,且都比較高。
方式四,提供仔豬舒適的環境,包括良好的通風、潔凈的水源、高質量的飼料等。
方式五,選擇疫苗****的免疫時間,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免疫過早,容易造成母源抗體的中和。如圓環疫苗的免疫,可以根據仔豬體內母源抗體的含量變化情況選擇恰當的免疫時間。
方式六,做好保育舍的消毒工作。保育舍仔豬感染環境致病原,表現腹瀉、關節腫等癥狀,建議在保育舍使用速可凈進行定期消毒,豬舍穩定時,三天一次;當有口蹄疫、腹瀉病、藍耳病、傳染性胸膜肺炎時,一天三次消毒。速可凈是復合有機酸消毒劑,適合帶畜消毒,有效殺滅環境病原的同時,不影響豬只的健康生長。
- 上一篇:高溫預防豬采食量下降,飼喂方式是重點
下一篇: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 返回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