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豬拉稀,是乳仔豬最為常見且嚴重影響成活率及后續生長速度的重要消化道疾病。乳仔豬拉稀原因太多,依靠一兩個高科技產品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只有從營養、品種、防疫、環境、管理等方面系統地、全方位地采取措施才有效。來看大型養豬基地提出了25個對策,難怪人家的仔豬成活率那么高。
仔豬的生理特點是“三差一快”,即保溫能力差、消化能力差、免疫能力差、生長發育很快(1月齡體重已達初生重的6倍以上)。產房保溫不良、衛生條件差、母豬奶水差、母豬奶頭不潔、營養不良、氣候突變(忽冷忽熱)、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蟲等均可引起拉稀。
一、做好計劃防疫
注重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締造群體抵抗力作為養豬企業,一切效益源自健康。在仔豬拉稀的預防上,一定要確保有效做好豬瘟、口蹄疫、偽狂犬、支原體、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的預防。豬瘟、口蹄疫、偽狂犬是基礎的基礎,其他的疫苗如藍耳病、豬副嗜血桿菌、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大腸桿菌、紅痢等根據本場的情況合理選擇就可以了,不必強求,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首先,作為一個養豬場,要給自己明確地定位,是做苗豬還是育肥豬,是做種豬還是商品豬,是做土雜優質豬還是良種瘦肉豬,不要盲目投資品種,要正確選擇品種。
其次,要選擇健康的種豬。很多豬場引種就看種豬場的規模、品種等,甚至就看人際關系,但是忽視了種豬的健康標準。選擇了種豬場和品種后,最好再了解一下該場已售出的種豬生產水平怎么樣,有沒有什么隱性疾?因為買種豬實質就是買健康和繁殖力。最后,確定一頭種豬要還是不要,關鍵是要看腹股溝淋巴結正常與否,皮膚毛孔有沒有出血?正常的才能要,至少說明該個體基本沒有問題,購買回來后也基本不會出什么大的問題。
三、設施保障,溫濕度在控制范圍內
一個成功的養豬企業,必須擁有較好的產房及與其相配套的保育房。這里說的設施保障,主要講四個方面:
。1)產房和保育舍的大小要合理,必須滿足全進全出的需求;
。2)糞尿清理要方便,不得有死角;
。3)環境溫度在20-30℃之間并且可以控制,15日齡內乳豬保溫區在25~35℃之間且可控。根據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在60%-75%之間調節。過濕過干對乳仔豬都不利;
(4)在滿足溫度需求的前提下,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四、正確消毒,有效消毒
消毒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強調的,但關鍵是如何做到正確消毒、有效消毒。消毒的功用實際是對環境污染后的一種補救措施,而其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確保有效。
正確的消毒行為是“一清二洗三消毒”,也就是通過對糞尿的清理和污染物的沖洗,把99.9%的有害污物去除之后再進行消毒才是正確的。否則不管你選擇什么樣的消毒劑,也不管其滲透力有多強,或者頻繁地更換消毒藥物,都是錯誤的、無效的行為。
有效的消毒是指正確地選擇消毒劑,合理稀釋比例,并把藥液霧化后噴在空氣中、豬的體表及建筑物表面。但干粉消毒劑的使用方法不同。帶豬消毒時每平方米豬舍至少有150ml以上消毒液。
在寒冷季節,產房和保育舍最好選擇干粉消毒劑,保證空氣濕度合理和降低應激。采取先給料、后消毒的方法,可以比較好地避免消毒給豬帶來的應激。
五、正確選擇和使用母豬飼料
母豬至少需要3種飼料才能滿足生產需要:
。1)哺乳母豬料,懷孕12周后到斷奶后配種結束前使用;
(2)妊娠母豬料,配種結束開始到懷孕12周期間使用;
。3)后備母豬培育飼料,60kg到初次配種期間使用。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要確保母豬能正常生產,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母豬飼料營養水平可以低一些,但是一定要選擇最好的原料。很多豬場因為買到不好的玉米、麥麩,就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劑來補救,實際上是得不償失的。
后備母豬的培育是影響母豬一生繁殖能力的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視。良種后備母豬飼養的目標是在180日齡體重達到100kg并發情1次,190-200日齡第1次配種結束。根據最新研究結論,200日齡之后配種,個體母豬一生的繁殖能力就開始下降。
六、關注孕期母豬投料計劃,提高乳豬初生重和母豬奶水質量
要確保母豬在產房有優秀的表現即乳豬初生重大、母豬奶水好,母豬孕期的投料計劃是關鍵。一般要求斷奶至懷孕12周內是中等膘情,懷孕后期才可以增膘增肥,這樣的母豬才會產出初生重大的乳豬,奶水也會好。
簡言之,只有懷孕后期母豬沉積的脂肪才能在產后迅速轉化成奶水,只有懷孕后期增加喂料量才可以提高乳豬的初生重。
“看膘投料、看仔投料、定時定量、適期適膘”是養好母豬的十六字方針,懷孕前期控料、控膘是關鍵。
初生重大的乳豬(1-5kg左右)一般成活率在96%以上,低于lkg的乳豬一般成活率在50%左右。母豬奶水好,斷奶窩重就大,才會養出賺錢的豬。
七、在懷孕中期使用亞硒酸鈉維E
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乳豬的整齊度、抵抗力,可以明顯減少乳豬拉稀的幾率,可以肌肉注射也可以飼料添加,一般在母豬懷孕30-50天實施。
八、臨產前驅殺母豬體內外寄生蟲
母豬體內外寄生蟲對母豬本身的健康和繁殖性能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對于哺乳仔豬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產前驅蟲是必須的,通常以外寄生蟲驅殺為主、內寄生蟲驅殺為輔。因為體內寄生蟲對當前豬場危害已經很小了,而外寄生蟲往往被我們養豬朋友所忽視。
對于乳豬來講,如果有外寄生蟲的存在,就會大大縮短其睡眠時間,從而影響其生長增重及抵抗力,很容易發生腸道疾病。對臨產前母豬除選擇廣譜的驅蟲藥外,還要做體外殺蟲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九、培養并維護好母豬的食欲
有四個要點:
。1)對產前達到預期膘情的母豬,在臨產前l周要限料,讓母豬形成旺盛的食欲并傳遞到產后;
。2)產后1周內要慢慢增加母豬的日糧;
。3)母豬產后要確保3天內有溫水供應,確保母豬胃健康;
(4)產房母豬在1周后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預防過飽傷胃,維護好母豬食欲。母豬吃的多,奶水才多。優秀的母豬往往掉膘很嚴重,只有維護好食欲,才能維持其基本膘情體況,才能保證下一個生產周期的高產性能。
十、清洗按摩,預防滯產和難產,加快產程
到了預產期的母豬,不管有沒有生產跡象,都需要做清洗按摩。
方法很簡單,就是用溫熱的0.1%高錳酸鉀水溶液清洗、按摩母豬外陰和腹部。當然了,夏季也可以使用冷水。本措施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消毒、促進母豬及時生產和順產,還有縮短產程、提高初乳質量的作用。
十一、做好產后疾病預防
母豬產后有強大的自我恢復能力,一般不需要做什么保健。但是在當前復雜的疾病形勢下,我們不得不小心。主要是預防產后無乳、產后熱、乳房炎、子宮炎等。建議盡可能避免使用抗生紊保健,而是選擇一些微生態制劑、抗菌肽、生物工程產品或中成藥。
十二、維護子宮和乳房健康
對于難產并進行過人工助產的母豬一定要做好子宮的養護工作。我們不僅僅要關心產后母豬的采食情況,還需要觀察以下3個方面:
(1)從前面看料槽、看鼻鏡、看眼角;
。2)從后面看陰門是否有污物流出,大便是否干燥,小便是否黃紅。
。3)觀察母豬是否愿意哺乳。拒絕哺乳的母豬一般都有乳房炎或隱性乳房炎,必須及時處理。產后不吃的母豬,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有子宮炎或乳房炎。
十三、正確制定產后1周的日糧計劃
原則是從少到多,確保做到“三統一”,即母豬食量、母豬泌乳量與乳豬吮乳量基本一致,這樣乳豬發生消化不良的可能性就很小。
具體的方法是:產后12~24小時內的母豬原則上不給料或限料在1kg以內,僅僅提供溫熱的麩皮鹽湯,促進食欲,加快其胎衣排除,之后每天定量加料,一般1—2胎新母豬每天加料500g左右,經產母豬600g左右。
十四、臍帶處理,不留后患
臍帶是胎兒在母體內的營養通道,出生后就是一個對外界開放的窗口,產房內有害的細菌就有可能通過該窗口來危害乳豬。特別是衛生狀況不好以及溫濕度控制不好的產房,更容易導致感染。很多養豬場的產房乳豬,1周后在臍帶脫落的地方可見有紅腫炎癥,說明臍帶處理不當。
正確處理臍帶有3個要點:
。1)及時,乳豬一出生就要馬上處理,所以在母豬生產期間要確保24小時有人負責接產:
。2)盡可能讓乳豬能利用臍帶內的帶血,可以明顯地提高乳豬的生命力;
(3)臍帶要盡可能地留長一些,但是也不要超過腿長,站立時不可以觸碰地面,并在遠離肢體端給予結扎,用碘酊充分消毒。
十五、乳前去犬齒
乳豬犬齒去除后對母豬乳頭的保護和有效預防母豬乳房炎效果明顯。但是處理的不好,會給母豬帶來更大的傷害,所以筆者建議條件不具備或技術沒有掌握的豬場做還不如不做。
正確給乳豬剪牙有3個要點:
(1)要選擇專用工具。有的豬場竟然使用手術剪刀或家庭常用的剪刀來做,不但去除不徹底,還使得犬齒更鋒利,更容易咬傷母豬的乳頭或導致乳房炎;
(2)去除要徹底、整齊,并要用手指檢查斷面是否合格,不合格就必須采取補救措施;
(3)斷面消毒,要盡可能減小對口腔黏膜的刺激,所以建議使用抗生素涂抹,效果也不錯。
十六、確保乳豬吃足初乳
對于很健壯的群體可以不需要特別關照,但是對于相對弱小或不均勻的群體就需要飼養員做好輔助,確保讓每一頭乳豬吃足初乳。這里需要提醒我們養豬朋友的是,判斷母豬奶水好還是不好,絕對不是看母豬奶頭是否出乳,而是看哺乳后乳豬的肚子有沒有吃飽,看乳豬的長勢好不好。
十七、及時補鐵
給乳豬補鐵可以有效預防乳豬缺鐵性貧血,激發乳豬的抵抗力及生長潛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產品的選擇一定是要含有鈷、硒元素的鐵劑,效果更明顯:其次是使用的時間,實踐證明,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建議大家在乳豬出生后24小時內做完。
因為乳豬的皮膚非常嬌嫩,所以在做鐵劑時一定要在注射后皮膚上針孔做按壓復原工作,防止藥液流出而導致浪費。有很多的豬場做完后回頭看,發現很多乳豬的耳根部色染,說明操作不規范,乳豬也沒有吸收到規定的藥量,效果當然要打折。
十八、適時教料
成功的教料是指乳豬在斷奶前能吃到規定的采食量。
首先是教槽料的選擇。實踐證明,低蛋白高能量的飼料遠比高蛋白高能量的飼料有優勢,使用前者的乳豬拉稀少、采食量大,長勢好,乳豬更加活潑健康,可以挑戰30日齡平均個體重9kg的目標。
其次是開始教料的時間問題。一般在5~7日齡就需要開始了,乳豬找東西咀嚼磨牙是自然的習性。
最后是方法問題。要創造條件滿足教料的需要,讓豬盡快會吃、多吃。教料成功的關鍵是料槽數量多并要多點擺放,主料槽要放在母豬與保溫區之間,教料槽處要溫暖、光亮,確保料槽內飼料保持新鮮等。料槽換料或加料的時間最好在母豬吃料后2小時左右做。如果這樣做后乳豬還是不采食,那么就需要強制喂料。利用豬的模仿能力,只需要教會窩中最健壯的一頭吃料就可以了。
十九、分批去勢
去勢即閹割是不能搞一刀切的,需要根據個體或群體情況確定手術時間。盡管建議時間在7~15日齡比較好,最遲不得超過21日齡,但是對一些體弱、生病、體重小的豬可以推遲到適宜的時間再做。
二十、把握標準,適時斷奶
斷奶的時間不是根據氣溫、季節、環境條件來確定的,而是依據母仔的情況來確定的
“斷奶三要素”:
一是母豬的膘情,必須確保在中等偏瘦一點,只有這樣的母豬在下一生產周期才會表現出優異的業績;
二是乳豬的體重,一般要求達到6kg以上,但是設施條件好的也可以適當提前;
三是乳豬的采食量,至少做到日采食量等于或超過日增重才可以斷奶,也才可以安全斷奶。
二十一、堅持原窩飼養原則
斷奶對仔豬不僅僅有生理上的壓力,更有心理上的壓力,所以在設計產房、保育舍配套時,最好讓仔豬在產房有1周以上的過渡時間,我們稱之為原窩飼養,也叫趕母留仔,同時我們還要做到飼養員不變、環境溫度不變、飼料不變,但是日糧供應需要改變,簡稱“四不一改”即環境不變、溫度不變、人員不變、飼料不變、日糧計劃改變。但對于管理水平很高的豬場,保育舍的硬件設施如保溫措施做得很好,也可以在斷奶后直接進入保育舍。
二十二、走出斷奶豬日糧供應誤區
很多養豬朋友總結出了斷奶后仔豬適度限制飼喂,可以明顯減少拉稀或水腫病的發生,盡管是拿效益來換的,但是總比生病強多了,F在飼料技術的不斷進步,斷奶前后都可以自由采食了,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的是,斷奶后自由采食和少食多餐的意義在于采食量的不同:斷奶后1周內自由采食的采食量一般才占到體重的2.5%~3%左右,如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那么仔豬的采食量可以占到體重的3.5%~4.5%的水平,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的采食量和生長速度。
外寄生蟲感染在大多數豬場的產房和保育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乳仔豬在柵欄上或墻上擦癢,甚至有的個體皮膚上出現了糠麩類皮屑或脫毛的現象,有時并沒有引起我們養豬朋友的重視。
外寄生蟲會嚴重影響乳仔豬的健康和抵抗力,甚至對育肥豬一生的生產水平都有影響。防治方法很簡單,使用外用藥物進行驅殺,一般選擇雙甲脒、敵百蟲等就可以了,做成水溶液對豬的體表及生活范圍內的地面、柵欄、墻壁進行噴灑。
二十四、神奇的5度
斷奶豬從產房轉移到保育房的時候,如果保育房的溫度預先加溫并比斷奶仔豬在產房時的溫度高出5℃,能夠大大降低稱重、轉圈、環境及飼養員改變等帶來的應激。如果你的斷奶豬在轉群時還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妨試試。
二十五、科學用藥控制拉稀
盡管我們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是拉稀在豬場還是無法避免的事。所以科學用藥、對癥治療對控制拉稀還是非常必要的。
1.母豬產后病如子宮炎乳房炎的預防一般選擇長效的抗生紊如長效土霉素針劑等,但是要注意每個注射點不宜超出10ml,防止吸收不良形成囊腫。
2.仔豬保健,關鍵是培養抵抗力,改善消化道環境。
3.乳仔豬拉稀的治療特別要注意防止形成抗藥性,所以提倡主打用藥需要按期更換,并堅持療程用藥。
4.治療過程中,必須堅持緩瀉、抗菌消炎、補液、強心、營養、保溫、防壓等綜合措施。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補液的溫度要和豬的體溫相近或略高于豬的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