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母豬大多能順利地將仔豬產出,工作人員只要履行好正常接產程序即可。臨床中,若母豬分娩異常,如母豬劇烈陣痛很長時間,超過正常分娩時間,且伴隨母豬呼吸急促,困難,心跳急速、加快等現象,即出現難產。此時需要人工助產,來幫助母豬度過生產關,保證仔豬成活率。
1、人工助產
母豬破羊水后1h仍然無仔豬產出或產仔間隔超過0.5h,應及時采取措施。
1.1 驅趕助產
當母豬發生難產時,可嘗試將母豬從產房中趕出,在分娩舍過道中驅趕運動約10min,以期調整胎兒姿勢,然后再將母豬趕回產房中分娩,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1.2 按摩助產
母豬生產每頭仔豬時間間隔較長或子宮收縮無力時,可輔以按摩法進行助產。其常用的助產方法:助產者雙手手指并攏、伸直,放在母豬胸前,依次由前向后均勻用力按摩母豬下腹部乳房區,直至母豬出現努責并隨著按摩時間的延長呈漸漸增強之勢時,變換助產姿勢,一手仍以原來的姿勢按摩,另一只手變為按壓側腹部,有節奏、有力度地向下按壓腹部逐漸變化的最高點。實際助產時,若手臂酸痛可兩手互換按壓。隨著按摩的進行,母豬努責頻率不斷加強,最后將仔豬排出體外。
1.3 踩壓助產
母豬生產時,若頻頻努責而不見仔豬產出或者是母豬陣縮乏力時,可采用踩壓助產。即讓人站在母豬側腹部上虛空著腳踩壓,不可用踏實的方法進行助產。
其具體方法是:雙手扶住欄桿(有產仔欄的最好,也可自制欄桿)借助雙手的力量,輕輕地用腳踩壓母豬腹部,自前向后均勻地用力踏實,手不能放松。母豬越用力努責就越用力踩壓,借助踩壓的力量讓母豬產出仔豬。如果踩壓不能奏效時,很可能是發生了較復雜的難產,應當進行產道、胎位、胎兒等方面的檢查,然后再制定方案將胎兒取出。一般當取出一頭仔豬后,還要采用按摩法或踩壓等方法進行助產,如生產順利可讓其自行生產。
1.4 人工助產
最好是選擇手相對小一些的人員施行人工助產手術。術前準備:助產人員剪掉指甲并磨光,之后用3%來蘇爾清洗雙手,消毒手掌和手臂,涂以潤滑劑;助手用0.1%高錳酸鉀溶液徹底清洗母豬的后驅部、肛門部、陰道部;相關物品等。
手術過程:助產者用上述消毒液浸過的長臂手套(肥皂或石蠟油)涂抹手套后,將左手并攏,五指呈圓錐形,多次輕輕刺激母豬的外陰部(使母豬適應此種刺激),當母豬逐漸適應后,左手順著母豬努責的間隙期,將手心朝上,緩緩深入到母豬產道內,手邊伸邊旋轉,母豬努責時停止伸入,不努責時再往里伸入,檢查難產情況或進行助產。
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不要損傷子宮與產道,動作要輕、緩、穩,切忌強拉硬拽;仔豬產出后,母豬要及時注射抗生素等藥物防止感染。若母豬產道過窄,或因產道粘連,助產無效時,可以考慮剖腹手術。
助產時可以根據胎兒難產情況選擇以下助產方式:
1)徒手牽拉法:助產者手臂深入到產道后,慢慢地摸清楚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勢與朝向。當胎位正常(正生)時,手找到仔豬的耳朵、眼眶等部,用手握住,將其緩慢地拉出產道;也可先找到仔豬的口角,再找到犬齒,將拇指與食指放到其后面固定,緩慢拉出。當仔豬倒生時,可用手指握住仔豬兩后肢將仔豬慢慢拉出。如果胎位不正,應先矯正仔豬胎位,然后再牽拉出來。如果2頭仔豬同時進入產道,可將1頭推回到子宮,將另1頭拉出。掏出1頭仔豬后,如果轉為正常分娩,則不再需要繼續用手牽拉助產。助產結束后,應向子宮內注入宮凈康等藥物預防子宮感染。
2)器械助產法:通常借助于產科器械如產科繩、產科鉤等進行人工助產。其缺點是不僅僅對仔豬造成較重的傷害乃至死亡,而且對母豬的產道也會造成較大的損傷甚至終生不孕不育。臨床上使用產科繩的方法是,將繩的一頭打一活套,用手(預先消毒好)攜帶產科繩套(消毒處理好)入母豬的子宮,“找”到仔豬的上頜骨、前肢(正生)或后肢(倒生),用繩套套住,緩慢拉出。牽拉最好配合母豬努責同時進行;用產科鉤助產時,將產科鉤置于手掌心,用手護住產科鉤將其帶入到產道內,鉤住仔豬眼眶、下頜骨間隙或上顎等處將仔豬拽出。器械助產主要適用于死胎性難產及難產程度較大的難產。
3)剖腹產:對硬產道狹窄、子宮頸狹窄、胎兒過大等引起的難產,可實施剖腹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