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養豬場面臨****的問題不是母豬不產仔,而是產仔養不活,大家都知道仔豬的抗病能力比較弱,若出生后管理不當,極易造成死亡,給豬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只有****限度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才是提高養豬經濟效益的前提。獸醫師將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方法 ,并結合臨床實踐經驗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專人接產
在生產實踐中,仔豬在整個哺乳期的死亡80%以上是由于壓死、餓死、咬死等造成的,根本原因是疏忽管理所造成的,因此加強出生后哺乳仔豬的
飼養管理,提高飼養人員的責任心,尤其在冬季的晚上,母豬分娩時要留專人看管,將剛產下的仔豬用柔軟干凈的棉布將仔豬體表擦干或用仔豬專用干燥粉涂抹體表,可使剛出生的仔豬體表迅速干燥,有效保持仔豬體溫,減少體能流失。
防寒保暖新生仔豬抗寒能力弱,在低溫的環境下,易患低血糖、腹瀉、呼吸道疾病等。
獸醫師建議1-6日齡的仔豬保溫箱的溫度在32-33℃,同時在保溫箱上面放一個保暖燈,以維持小環境空間溫度在28℃,為了縮小哺乳區與保溫箱的溫差,還應在哺乳區上方放置保暖燈,使哺乳區溫度維持在24-26℃。
小環境的溫度應以保溫地板實測溫度為準,也就是仔豬腹感溫度為準,以減少仔豬因著涼引起的感冒和拉稀的發生。
二、精心護理母豬
母豬在分娩消耗大量的體能,使機體處于極度衰弱的狀態,機體防御能力下降,如果產程過長易造成母豬子宮炎發生,同時要注意惡露一般在產后3-5天會自行排凈。
執業獸醫師建議:母豬產后注射長效土霉素,一方面可以預防產后三聯征的發生,另一方面藥物可以滲入乳汁,有利于預防仔豬拉稀。
三、及時吃足初乳
仔豬出生后要盡早吃上初乳,因為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抗體,增強仔豬抵抗力,為仔豬生長提供多種營養物質以及微量元素,還能促進胎糞的排出,對提高仔豬成活率有很大作用。執業獸醫師建議:仔豬第一次吃奶時飼養員就要對小豬固定好奶頭,個體較大而強的固定在母豬后部的。
。1)乳頭,對于弱小的固定在前中部,對于弱小仔豬應人工每頭給15-20毫升初乳,如果有效乳頭不足寄養是唯一方法。
。2)寄養
哺乳仔豬的寄養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關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寄養不是簡單地將多余的仔豬轉移出去,而是選擇當日分娩的兩頭甚至多頭母豬。在吃好、吃足初乳基礎上,使每頭仔豬能固定一個有效乳頭。獸醫師建議:將小豬寄養到母性最好,乳汁最足的母豬 。另外絕對不能把病殘豬放到剛出生小豬和健康小豬中寄養或混養。
(3)剪牙
仔豬在出生時各有4枚犬齒和切齒,獸醫師建議在仔豬吃初乳前剪掉,如果不在吃初乳前剪掉,會咬破母豬乳頭,使母豬拒絕哺乳,影響仔豬生長發育,乃至餓死,也容易發生乳房炎,仔豬吃奶時爭奪乳頭,會咬破對方面部,誘發滲出性皮炎和鏈球菌病,大大增加了仔豬的患病幾率。
(4)斷尾
仔豬斷尾應在1日齡進行,最好是在仔豬吃足初乳6小時進行,執業獸醫師建議用電止血剪尾鉗,并做好嚴格消毒,斷尾長度不宜過短,越短創面越大,感染機會越多,小母豬應剪到與陰門末端平齊,小公豬應剪到與陰囊中部平齊。
。5)去勢
仔豬去勢日齡越小損傷越小,傷口恢復越快,執業獸醫師建議4-7日齡去勢。1日齡去勢雖然最小,但各種人為創傷太多,且影響仔豬吃初乳,故不建議1日齡去勢,去勢前,手術刀要徹底消毒。
。6)補鐵、硒
仔豬出生三日后如果不補鐵,仔豬就會出現皮膚和粘膜蒼白,生長緩慢,執業獸醫師建議仔豬三日齡補鐵,每頭1-2毫升,第七日齡再以同樣的劑量補鐵一次,冬季鐵制劑應與仔豬體溫相接近,并且要求深部肌肉注射。缺硒仔豬易出現猝死,建議每頭注射0.5毫升。
。7)免疫接種
不同地區、不同豬場的疾病情況不同,免疫疫苗種類和免疫程序都有很大差異,所以不同豬場免疫程序具有個性化,所以豬場應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適合自己的豬場的免疫程序。
。8)實時教槽料
早補料能促進消化道和消化腺體的發育,可避免仔豬吃奶向固體飼料轉變不適應,減少拉稀造成的死亡或仔豬斷奶后不吃料,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乘虛而入,如豬圓環病毒病、副豬等。
。9)科學斷奶
根據我國豬場的實際情況,執業獸醫師建議28-35日齡斷奶最為適宜,一般母豬產后21天左右子宮恢復完成,同時斷奶過早還會影響下一胎早期胚胎的存活,如果21天斷奶,仔豬采食量還很少,腸道對植物蛋白未完全適應,易導致消化不良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