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階段,母豬有幾個對喂料量要求比較高的時間,比如配種后的前幾天,如果喂料量過大,會使豬的代謝加強,導致受精卵死亡;懷孕70-90天期間,是乳腺快速發育時期,喂料量過大會導致乳腺發育不良,影響產后泌乳性能;而在懷孕的最后二十天,則是需要加大飼喂量,以促進胎兒的快速生長發育;也就是說控制妊娠母豬的飼喂量是妊娠母豬飼養管理的重要工作。
但在養豬生產上,由于多種原因,往往該多吃的吃不多,該少吃的吃不少,不但影響母豬生產性能,還浪費了飼料。
那么怎么控制母豬的飼喂量呢?
以前我在一豬場服務,該場妊娠母豬使用定位欄,但母豬的膘情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況,后來了解,飼養員根本不知道一頓喂多少料;有時總的料量定了,但喂的過程中把握不好,前面加的少了,后面的豬就多吃;而如果前面的豬加多了,后面的豬就少吃,一直也不會均勻;在我們要求飼喂量準確后,飼養員主動找我們說方法。
當時我是給他這么說的,有許多方法可以控制喂料量;第一個辦法是在母豬的頭部掛卡,前期的母豬掛紅卡,中期的母豬喂綠卡,后期的母豬掛黃卡;而且將不同階段的豬放到一起,看到紅卡按前期母豬加料,看到綠卡按中期母豬加料,看到黃卡按后期母豬加料;這樣不容易搞錯。第二個辦法是采用兩次加料法,第一次所有的豬都是一樣的料量,然后將剩下的料給需要多吃的豬,這樣不會出現吃過多或過少的現象。至于一料瓢放多少料,那就必須由員工放到秤上稱一下了,然后調整料瓢到最少喂料量的刻度。當然同日齡的豬也有喂料量的區別,那就靠飼養員的責任心了,因為是少數,一般也容易記住。
最麻煩的是大圈的母豬,因為飼養了幾頭豬,不可能一頭一頭的供料,強壯的豬會多吃,而瘦弱的豬會少吃,這樣胖豬越來越胖,瘦豬越來越瘦。
解決這個難題有兩個辦法,一是制作半定位欄,豬仍然可以自由活動,但吃料的時候一豬一個料槽位,其它豬吃完后想搶,也不容易搶到;另一個辦法是減少飼喂次數,由日喂兩次減到日喂一次,加拿大養豬已經減少到兩天一次加料,而且試驗證實與定位欄喂料差別不大;而且一天喂一次或兩天喂一次的豬,因一次采食量大,鍛煉了較大的胃容積,到哺乳階段還會多吃飼料,可謂是一舉多得。